这16个专业继续考研前景更好!
导语
近日,考研复试分数线陆续公布,不少高校专业400分才能进复试,让人感叹实在是太卷了!
对于要不要读研的问题,很多考生家长觉得到了大三再考虑也不迟,实际上,要不要读研的问题在高考后就得考虑了!有些专业,因为科研、研发等技术性要求,或是行业门槛较高,不读研很难有好的出路,高中生报考需慎重!
近年来,全国考研人数持续增长,2022报考人数更是达到了457万人,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422万人,排除非应届生考研人数,预计有一多半的考生都选择了考研!
对于不想考研想直接就业的考生来说,以下16个专业需要谨慎选择,不读研很难有好的出路!
01
据相关统计,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话,一般都是进证券公司跑腿,或者是进银行做普通柜员,甚至转行做销售。证券公司、投行等好一点儿的岗位,一般都要求985、211或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一般都会在金融学的细分领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相关实习,毕业后才有机会做证券分析、私募等工作。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不久,一位北大毕业的基金经理考上了公务员后直接辞职了,可见金融业的竞争是多么激烈。
医学类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如果不考研就等于未来的路直接被限制了。
医院现在招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硕士学历及其以上。医学专业读研基本上都是标配,很多医科大学或者医学部的医学专业都是本硕连读的,有的甚至是硕博连读。
医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的基本是理论,大而全,没有深入地学习。读研可以跟着导师更深入学习,做各种实验,使得知识储备更加丰富。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进入医院是没问题的。
而且有些考试和职称是有特殊性的,如果有了研究生学历,考起来才会更加轻松,省了不少需要实践的年限,所以医学类学生想要有大的发展,建议一定要考研究生。
其原因在于:国家虽然有关注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但该领域还属于产业上游的研发阶段,民间也鲜有几家成熟的生物领域企业,所以很多本科生调侃自己毕业即失业,最终转行的占多数。基本上只有考上研究生,才会有更多的对口岗位,例如高新技术的开发或者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所以本科毕业后,就业面比较窄,而且工资不高。材料类专业读研究生才有很多机会搞研究,往工程师方向发展。现在读研的话一般向纳米科技、光电材料、环境薄膜、人工智能及芯片材料等方向,这些方向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各种科技公司、航空航天企业都需要,可谓前途光明。
但实际上,大多数同学居然是调剂过来的,所谓的“朝阳产业”也只有“朝”没有“阳”,只好跟前面生物科学的小伙伴组个队考研去了。
根据某招聘软件的数据显示,超30%的生物工程相关岗位要求应聘者的学历为研究生,事业单位更有20%的岗位要求应聘者为博士。
这个专业的考生要学得广但不深,但也导致自己根本没有竞争力,去做市场调研竞争不过市场营销专业的孩子,当会计又不能比得过会计专业的孩子,因此这个专业虽然就业面很广,但是就业难度却很高。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你会愿意将公司交给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吗?专业看起来很对口是没错,但管理岗位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更需要经验和人脉,这些都不是四年本科学习就能轻易得到的。
许多律师事务所对法学生的学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毕竟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经验积累的行业,所以很多本科毕业生也是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尽量往更细小的领域发展,精耕细作,才算是对自己的领域有所见解。
需要注意的是,法学专业也属于被红牌警告的专业,也侧面验证了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的确堪忧,如果能上的本科大学非常一般又不准备读研的话,不建议报考这个专业。
值得庆幸的是,硕士毕业后的会计可以去到更加规范且专业性更强的单位和机构,工资自然也会高上一大截。
所以一般社会上需要的都是研究生以及更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不允许有一丁点的差错。所以考生们如果想报考工程力学专业就一定要做好读研究生的准备。
而本科时期的教育大家也都知道,注重理论,对于操作和实践有一点欠缺,所以还是要考研,社会上还是更喜欢这方面的研究生,比较好上手工作,培养一个员工的成本不是很高。
而现在,想进市里好点儿的中学当高中英语老师,大多也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以,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部分本科毕业后去当老师外,不少人会被迫选择考研。
哲学专业是培养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学科。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理论知识和哲学思维,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都相对较好。
但是哲学专业的孩子要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本科文凭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他们要读研、读博,才有可能拥有一个跟哲学有关的正式工作。若本科毕业不读研,大多数从事的都是跟哲学无关的工作。
开设考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不多,大概算一下,全国也就二十多所。
02
那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又需不需要考研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适合读研的人具有以下特征:对所学专业有强烈的研究欲望,能接受失败的(做实验总是伴随着意外和失败),细心和耐心兼顾的,耐得住寂寞等等。
适合直接就业的人具有以下特征:比起理论学习和在校研究更喜欢在外实战,想要更快地积累工作经验,热衷于不断接受工作上新的挑战。
就业市场里,这种对学历和学校的严格要求,使得很多普通院校的同学失去非常多的就业机会。
而对于很多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是一次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的最大原因。
而且,万一一考未中,浪费了备考的时间不说,还可能错过校园招聘,错失好的工作良机,得不偿失。不如选一个对学历要求不高的专业,毕业后及早步入工作岗位,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有需求的话可以工作稳定后再决定考研。
从薪资的整体情况来看,硕士薪资整体上比本科生要高一些,但不同行业有很大的差异。在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中,企业对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考研不管从薪资上还是以后发展上都要比本科生好很多。考生们在报考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来自主选择。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比较客观、现实的问题,在做选择时也应该把目光放长远,综合考虑。
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不止两三年。很多时候,三年工作经验是值钱的。
但是人的一生是非常长的,至少工作四十年,从这个时间跨度上来说,读研时候的两三年和别人开始工作时的两三年,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
研究生毕业时起薪有可能不如本科直接工作的同学,甚至对方已经可能升职做了领导,都很正常。
三年工作经验和零经验,这是本质区别;但是到了五年或以上,三年工作经验带来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这时候本质的区别就变成了:资深本科学历和资深研究生学历,后者的优势一目了然。
这个时候,学历的差距就很难补上了,这是一生的优势。
如果考研是你的人生目标,将研究生学历划入人生的必做题的话,那么一定要早做准备,早考早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但读研不是。
人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逐年下降的过程。无论是从学习能力,还是精力投入,环境影响来说,学校,必将是准备考研的最佳场所。辞职考研或者边工作边考研,必然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克服了非常多的不为人知的困难。所以,趁着自身条件最好的时候考研,是最优选择。
在最后想说的是,你也许可以不了解你将来要从事的专业,但你不能不了解自己,想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想清楚自己需要往哪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那你就无须担心没有出路。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